河南省南水北调运行保障中心
媒体关注
河南日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两周年 不舍昼夜润北国
时间:2016-12-27   来源:综合处   浏览量: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两周年 不舍昼夜润北国

来源:河南日报 网易新闻


陶岔渠首


陶岔渠首护水队


南水北调配套水厂


运行管理人员操作设备


郑州段干渠生态带

  本报记者张海涛 摄影:余培松

  短短两年,供水22亿立方米,1800万人受益,这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在中原大地交出的漂亮成绩单。
  一渠连万家,共饮丹江水。2014年12月15日,我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顺利实现通水,从此一条新水脉纵贯南北,挽起长江、淮河、黄河、海河,有效破解了中原水资源短缺困局,发挥出了巨大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为河南“四化”同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水资源基础。
  时光匆匆,两年倏忽而过。丹水汤汤,书写华彩篇章。
  效益篇:惠及1800万河南人今年12月14日,周口市举行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配套工程通水仪式。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两年后,随着清清丹江水流向周口市的千家万户,目前已经实现了规划中受水地区的全部通水。从南到北,南阳、漯河、周口、平顶山、许昌、郑州、焦作、新乡、鹤壁、濮阳、安阳11个省辖市以及直管县(市)邓州、滑县,日日夜夜畅饮丹江水。
  我省人均水资源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属水资源严重短缺地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尖锐。
  纵贯北国的这条新水脉,两年来不仅有效保证了沿线城镇居民用水,改善了生态环境,更重要的是破解了各地水资源困局,对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支撑保障作用。
  记者从省南水北调办了解到,航空港区年受水量达到9400万立方米,完全可以支撑其中期发展,原本水源极度短缺的港区不再为水所困,中原“腾飞”之翼更有力量。
  禹州市神垕镇钧瓷四海闻名,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但神垕镇地处山区,缺水严重,集雨水窖、拉水车是过去群众家中的“标配”,水资源成为神垕镇发展的严重瓶颈。如今神垕镇用上了丹江水,活力充盈。
  截至2016年12月12日,中线工程累计向北方送水59.66亿立方米,其中,河南省有31个口门及5个退水闸开闸分水,累计向引丹灌区、50个水厂、禹州市颍河供水,向3个水库充库,向郑州市西流湖、唐寨水库、双洎河、鹤壁市淇河生态补水,累计供水22.05亿立方米,相当于增加了22座大型水库。
  为维系经济社会发展,我省许多地区多年来超采地下水,形成了大面积的地下水漏斗区,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为各受水区压采地下水提供了条件。根据我省制订的方案,到2020年我省将减少开采地下水2.7亿立方米。
  2016年上半年,全省受水区压采地下水4400多万立方米,完成全年压采计划的65%。全省受水区已供水的44座水厂中,共有23座水厂水源由地下水置换为丹江水,城市地下水水源得到涵养,地下水水位得到不同程度提升,郑州、许昌均回升两米多。剩余21座水厂由地表水切换为丹江水,置换出的地表水用于工农业生产、生态建设,发挥了显著效益。
  浩浩北送的丹江水,不仅是一条蓝色生命线,更是一条黄金新水脉。在一渠碧波的润泽下,中原大地勾勒出越来越多人水相谐的美景,正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的经典论断做出最生动的注解。
  水质篇:稳定保持Ⅱ类标准与普通百姓相比,镇平县自来水公司副总经理丁国建对丹江水水质的感受显得更专业。他告诉记者,过去使用其他水源,处理过程中净水剂的使用一天能达到一吨,而现在处理丹江水只需要200多斤。
  在邓州,因为一些特殊原因暂时停供丹江水,切换成了备用水源,几天后许多群众立即感受到了水质的不同,纷纷打电话到自来水厂咨询。
  从丹江口水库调水入京,成败在水质。我省不仅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的主战场,也是核心水源地,在保水质方面做了极大努力,扛起了沉甸甸的责任,全力以赴抓好水质保护工作,确保一渠清水永续北送。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涉及我省及湖北、陕西。在省内共涉及淅川县、西峡县、内乡县、栾川县、卢氏县、邓州市,流域总面积7815平方公里,其中划定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是1596平方公里。
  国务院南水北调办等6部门今年考核了三省2015年实施《规划》的情况。结果显示,目前丹江口水库淅川陶岔取水口、汉江干流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标准,主要入库支流水质符合水功能区要求。
  按考核办法评分后,我省的评定结果最优。在前三次考核中,我省的评定结果均位列第一。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四连冠,成绩来之不易,见证着中原的责任与担当。
  2003年以来,在水源区累计关停并转污染企业1000多家,在总干渠水源保护区否决了600多个因存在污染风险的拟建项目。水源区的每个县(市)、乡镇都建设了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
  为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保护水质,淅川县九重镇唐王桥村改变传统的农业模式,2011年村里将8000多亩土地全部流转给制药公司,改种金银花,实现了向生态农业的转变。
  像唐王桥一样,一场声势浩大的治理面源污染战役已在水源区各市县持续多年,大力推广生态农业,改变传统耕作方式,为实现水清民富的双赢目标,探索出一条成功路径。
  为保护总干渠水质,2010年省政府即颁布了《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河南段)两侧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共划定水源保护区面积3054.43平方公里,其中一级保护区面积203.17平方公里,二级保护区面积2851.26平方公里。
  我省还开展了总干渠两岸生态带建设,已绿化总长度约631公里,面积23.23万亩,目前生态带已基本建成。新水脉碧波荡漾,生态带郁郁葱葱,共同在中原大地描绘出水清、地绿的千里长卷,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成为一条绿色长廊。
  丹江水水质如今长期稳定在II类标准,许多指标已达到Ⅰ类标准,沿线一些受水区水质差的状况大为改善。
  运行篇:安全平稳供万家11月12日上午,新乡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运行管理人员刘建涛在巡查线路时,发现某单位在地下输水管道上方建了两个花池和一个线杆,及时汇报处理后,当天下午即成功将违规建筑拆除。
  这是我省南水北调配套工程日常运行管理中的一个小镜头,也折射出两年来我省为确保平稳供水所作的艰辛努力。
  南水北调中线干渠纵贯我省南北,丹江水从干渠流向千家万户还需要借助配套工程。配套工程是干渠口门以下输送、配置、调度丹江水的供水工程,主要包括输水管道、泵站等,总长约1000公里。
  2014年年底通水后,我省及时将工作重心由建设管理转向运行管理,确保了工程始终平稳运行,丹江水日夜流淌润泽中原。
  为满足配套工程运行管理需要,结合我省工程实际状况,省南水北调办先后制定并印发了《关于加强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供用水管理的意见》等12部规章制度,逐步建立了配套工程运行管理制度体系,并组织督促检查,促使运行管理逐步规范。
  虽然我省南水北调工程已发挥出巨大效益,但在配套工程运行管理中也遇到不少难题,如存在输水管道上部及保护区域建房、取土等危及工程安全的现象,在供用水管理上还存在责任不明确、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亟须出台相关管理办法。
  2016年10月11日,省长陈润儿签署省政府第176号令,颁布了《河南省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供用水和设施保护管理办法》,标志着南水北调供用水工作进入法制化、规范化发展新时期。《办法》共6章38条,对我省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的管理职责分工、水量调度、用水管理、工程设施保护、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范。
  这是继国务院颁布《南水北调工程供用水管理条例》之后,我省又一部南水北调工程运行管理方面的政府规章,将为我省南水北调工程的安全、高效运行,提供强大的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
  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唯一水源,存在着丰枯年份水量不均问题。同时,目前沿线尚无调蓄水库,跨渠桥梁和铁路交叉工程多,突发事件、自然灾害等造成断水的风险始终存在。
  为防控断水风险,切实加强我省南水北调工程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省南水北调办、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南水北调办等,分别制订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健全了三级应急预案体系。
  按照国务院南水北调办的部署,我省各受水区建立了备用水源应急机制,明确了各地可切换的备用水源、工作流程等,并在郑州市、许昌市开展了断水应急模拟演练。
  根据规划,我省2016年—2017年度供水计划为14.63亿立方米,计划新增受水水厂21座,接水水厂达到65座。
  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强调,要进一步提升我省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优化水资源配置,提升水资源支撑保障能力。
  “今后将进一步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确保工程平稳运行,发挥最大效益,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提供强有力水资源支撑,在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的征程中作出新的贡献。”省南水北调办主任刘正才说。
  专家点评南水北调刻下清晰中原印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长江最大支流汉江的丹江口水库引水,向河南省、河北省、天津市和北京市的受水区供水。输水干渠总长1432公里,河南段占一半,各种交叉建筑物密集,高填方、高地下水位、煤矿采空区、膨胀土等渠段交互连接,实施难度极大,是工程建设的主战场。
  同时,河南既是重要受水区,也是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地,地位特殊,任务艰巨。
  河南始终把建设南水北调工程当作民生工程和政治任务,全省上下勠力同心、克难攻坚,各项工作都取得了突出成效。
  16.54万移民搬迁实现了“四年任务、两年完成”的目标,征地拆迁顺利推进,干线工程如期建成,确保了中华民族南水北调的世纪伟业梦想成真。
  在全力以赴确保干线工程建设进程的同时,河南积极推进配套工程建设,实现了和干线工程同步达效的目标。通水后,河南及时将工作重心从建设管理向运行管理转变,加快配套水厂建设,工程始终平稳运行,两年来供水范围不断扩大。
  南水北调成败在水质,作为核心水源地,河南还高度重视水质保护工作,在水源区关停并转污染企业,建设了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推广生态农业,改变传统耕作方式,在总干渠水源保护区否决了大量存在污染风险的项目,确保了丹江水水质长期稳定达标。
  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建设历程中,河南扛起了重任,彰显了责任担当,镌刻下清晰的中原印记。
  我与南水北调镇平县涅阳街道办事处居民刘书浩过去城区靠水库供水,水质不太好,烧水壶里水垢很多,俺家泡茶都用桶装水。而且水源不稳定,用水高峰期会停水。现在丹江水水质好,口感好,家里不再买桶装水了,自来水直接烧开泡茶。供水也更有保障了,水压足,十分稳定。
  禹州市神垕镇杨岭村村民赵仁义神垕镇是山区,非常缺水。以前家里用水,一是靠雨窖收集雨水,二是到外边买水,家家户户都有拉水车。水质很差,用水没有保障。真想不到俺这山沟里也能用上丹江水,现在自来水管道直接通到家里,想用就用,这水味道不赖,水质非常好,这日子过得更舒坦了。
  通水以来大事记2015年5月13日,省南水北调办、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在郑州签署《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2014-2015年度供水补充协议》。
  5月18日,省政府在郑州召开全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会议,传达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表彰全省南水北调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安排部署下一步南水北调工作。
  5月18日,省南水北调办与受水区各省辖市、直管县市南水北调办签订《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2014-2015年度供水补充协议》。明确供水水量、供水水质、供水价格和水费缴纳时间和方式等。2016年3月24日,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首次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演练在新郑段举行。国务院南水北调办主任鄂竟平、副主任张野,副省长王铁等观摩应急演练。
  9月29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委托建管项目实体移交工作会在省南水北调办举行,标志委托河南省建设管理的16个设计单元全部完成建设管理任务,工程移交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管理。
  10月11日,省长陈润儿签署省政府第176号令,公布《河南省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供用水和设施保护管理办法》,自2016年12月1日起施行。
  11月11日,国务院南水北调办等6部门考核河南、湖北、陕西三省2015年实施《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十二五”规划》的情况。河南省连续四年获水源区三省第一。
  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两周年,中线工程累计向北方送水59.66亿立方米,向河南供水22.05亿立方米。

原文链接:http://news.163.com/16/1215/07/C8AFV6V500014AEE.html

编辑:

版权所有@河南省南水北调运行保障中心    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万通街72号

邮编:450000    电话:0371-69156622    邮箱:hnnsbd@163.com    网站浏览量:

豫ICP备19039894号-1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424号    技术支持:大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