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水北调运行保障中心
媒体关注
中国南水北调:水清了,景美了,人乐了!——中线河南段绿色走廊惠及民生
时间:2016-05-11   来源:综合处   浏览量:

水清了,景美了,人乐了!

——中线河南段绿色走廊惠及民生

 

郑州中原西路生态廊道。

白河倒虹吸渠道旁的千年龙柏。

渠道边青山苍翠。

  丰山一何高,古木苍烟重。
  开门望吴楚,鸟去天无穷。
  连山横巨鳌,白水亘长虹。
  川原郁佳气,自古南都雄。
  ……
  这是当年一代文豪元好问的一首《丰山怀古》,水秀山青,诗情飞扬。诗中描写的正是河南南阳的景色。如今,就在当年元好问感怀的丰山旁,更多了一分妩媚之色。白河不远处,还伴着一条清澈的渠水——南水北调中线干线河南段,渠道两岸再现了当年元好问笔下的万顷碧水、峰峦苍翠的景象。
  一条绿色之带、文化之带、民生之带,这是一组充满智慧的词组。
  发挥南水北调工程的经济、社会、生态、旅游等综合效益,这是一篇洋溢豪迈之情的篇章。
  绿化旅游联动
  凤凰山位于新乡市凤泉区,海拔678米,方圆1.2平方公里,距离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两泉路公路桥不到1公里的路程。这里是太行山与华北平原的接合部,是连接山区和平原的过渡地带。
  春日的凤凰山景区,火红、绛红、嫩绿、墨绿、翠绿、赭石……这里以植物的形象展示着生命的气韵。
  “这边原来是荒山,那边是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期时的料场,”凤凰区林业局局长杨金峰说,2005年市政府在这里筹划建设森林公园时,南水北调渠道两岸的绿化工作就已经纳入考虑范畴之内。
  太行巍峨,但缺水少土。面对凤凰山附近300多亩收回的临时征地,杨金峰依托凤凰山景区森林公园,先从公园里引出了水网,又运来21万立方米的肥沃土壤,以一米的厚度覆盖。现在这里已经形成了苗、林结合的种植模式,伴在中线工程干渠两侧,一万多棵雪松、几千棵女贞,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现在每个周末、节假日,来这里旅游的人可真不少。”杨金峰说。
  结合太行文化、比干文化等新乡特色文化,根据地域特点,新乡市林业局按照城市游园建设标准,在干渠重要节点,建设了7个面积不低于100亩的生态游园,正在为市民打造一条绿色走廊、生态走廊、文化走廊、旅游长廊。
  截至3月底,南水北调中线干渠新乡段共77.7公里绿化工作已经完成,植树19037.26亩。
  打造文化公园
  站在高处,向郑州市中原西路俯瞰,一条绿色的彩带伴着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绕城而过,让这座城市多了几分灵动。
  “这里是郑州市的文化大道,也是市里的生态公园示范段。”郑州市园林局城市绿化处陈颖介绍,“我们规划的原则之一就是‘四季有绿、三季有花’,除了人行步道外,还配备了缓坡设计的自行车驿站,一到周末,有好多骑友来骑行。”
  沿公园步行,两侧近10米高的银杏和法国梧桐为道路洒下了一片绿荫,远处开得正艳的是广玉兰,临街一侧是树状月季。步行路面的地下桩上嵌入了凤鸟纹、饕餮纹等中国古代的图腾纹饰。形状各异的文化石从陕西运送过来,摆放在公园里,上面雕刻着苏轼、李商隐等文化名人和他们的代表作。陈颖说,“河南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我们要把文化融入园林中。”
  目前,已经完成的4.5公里高标准示范段,形成了郑州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带着两岁女儿来公园游玩儿的王女士说:“这里原来都是小作坊、小村庄,现在风景美了,环境好了,变化太大了!”
  流动的水让这片土地滋润起来,生动起来。
  为了将南水北调生态带与水源保护有机结合,郑州市委、市政府早在2007年就出台了南水北调两岸开发控制方案,统一规划总干渠郑州段两岸生态文明建设。2014年,郑州市政府组织开展了以保护干渠水质安全为前提的绿化景观设计。在此基础上,市政府主导,主城区由园林局牵头,各区政府分段负责,共同筹建以总干渠为中轴线的62公里南水北调带状公园;新郑市、荥阳市段由林业局牵头,各局委配合,2015年底已完成了总干渠两侧长约60公里的生态带建设工作。
  创新经营机制
  景美了,人也乐了。生态带建设不仅和南水北调工程息息相关,也是地地道道的民生工程、生态富民工程。
  河南段中线工程沿线属于中原经济区,是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以及能源原材料基地,粮食生产加工基地,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
  长葛市南邻许昌市,北接郑州航空港区,临近新郑国际机场,当地民营经济发达。要完成干渠两侧的绿化任务,土地租赁就成了首当其冲的难关。
  南水北调中线干渠两侧共需绿化1350亩地,涉及8个行政村。坡胡镇副镇长胡海琛说,20149月中旬,镇里组织召开会议,邀请来8个村的村支书和村民,由镇里统一承租,与群众签订了30年土地租赁合同,把沿渠道两侧100米左右的土地租了过来,以每亩1000元每年的价格完成了土地流转。然后由镇政府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统一对外发包,通过竞标,具有国家园林绿化一级资质的鄢陵新绿洲绿化有限公司中标。
  对造林用地,镇里按照每年每亩1000元进行补助,补助5年。为方便苗木运输,企业修建公路,一公里政府奖励10万元。为满足苗木用水,鼓励公司就近打井取水,一眼井政府补助3万元。就这样沿渠50米不落叶常绿树林和50米经济林很快种了起来。“20155月底基本完成了绿化任务。”胡海琛说。
  通过创新经营机制,现在河南已经形成了由企业模式购苗、整地、植树、管护,当地群众参与务工,获取相应报酬的模式。据坡胡镇统计,2015年承担绿化工作的村民工资收入就有80多万元,这些村民大多是60岁左右。
  共护一渠清水
  南阳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区,是丹江口水库的主要淹没区和移民搬迁及安置区,是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渠线最长、占地最多、工程量最大、环保任务最重的省辖市。
  在中线干渠刚刚建成之际,南阳市不等不靠,从2013年起,连续三年决战干渠绿化,共完成造林3.7万亩,成活率达95%以上,在全线率先建成了连南贯北的生态防护廊道。
  已经年过半百的苏团是河南东宇林业开发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郑州人,他承担起方城垭口生态园林景观的建设任务。“当时镇里担心几个公司分别种植,影响整体效果,所以就选择了我。”苏团说,“我一个快退休的人,来做垭口公园的项目就是想为社会做点儿贡献。南阳这个地方地理环境特殊,南方北方的植被都能成活。我想全心做好这个项目,把这里打造出南阳的特色,当我老了,还有个念想。”
  就这样,从湖北神农架运来了上万棵红花玉兰,树龄大的一棵树价值3万多元。从湖南运来3000多棵红果冬青,还有一万多棵巨紫荆、垂丝海棠……2700多亩地,他投入了2600多万元。
  “我这儿种植一不打药,二不上化肥,三不用除草剂,”苏团掰着手指说,“人工除草、人工浇水、人工上生物菌有机肥。不能让污水进了渠道,影响水质。”
  “树多了,风沙小了。水来了,感觉雨水都比往年足了。”这是南阳卧龙区李才邢庄盛纪学直观的感受,“空气湿润了,气候好了,好些原来见不到的水鸟都来渠里嬉戏。”
  生态带建成了,沿线的景色提亮了。闸站的巡视员每天巡视,看到满眼的绿色,心情更加舒畅了。“生态带建设不但有利于水质保护,对工程的水土保持、护坡等也起到了积极作用。我从飞机上俯瞰南水北调渠道,两侧青翠,中间护住了一渠清水北送,特别美。”渠首分局局长蔡建平无限感慨。
  离开南阳前,一场细雨把南阳的天洗刷得湛蓝。丰山下那棵种植于唐代有1300余年树龄的龙柏静静地望着这碧水蓝天、人水和谐的景象。不禁想起了丰山庙前的那副对联:层台云敛
水碧,胜境光复源远长。

 

来源:中国南水北调 2016511日 记者 闫智凯 余培松

编辑:

版权所有@河南省南水北调运行保障中心    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万通街72号

邮编:450000    电话:0371-69156622    邮箱:hnnsbd@163.com    网站浏览量:

豫ICP备19039894号-1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424号    技术支持:大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