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水北调运行保障中心
媒体关注
东方今报:南水北调河南段7万建设者10年换来一渠清水
时间:2015-03-09   来源:综合处   浏览量:

南水北调河南段7万建设者10年换来一渠清水

 

 

丹江口大坝176.6米的巨大“腰身”将汉水和丹江水拦蓄于此

 

上世纪七十年代曾经参与修建南水北调工程渠首,如今生活在这里的“断臂老汉”

“南水北调必须赞!为啥?我是南阳人!河南为南水北调付出了多少,我比谁都清楚!”今年31日,即将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二月河,为南水北调点赞。在他看来,正是河南百姓的无私奉献,才换来“一渠清水润京冀”。饮水思源,31日,南水北调渠首开闸第80天,让我们一起来重温说着朴实河南话、默默为南水北调作出牺牲和奉献的河南老乡们。

【移民】

  16.54万人他乡做故乡

  从1959年的第一声轰山炮开始,半个多世纪以来,为一渠清水北上,作为渠首的淅川人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

  被誉为“移民标本”的何照胜,一生就经历了5次搬迁。

  1959年,23岁的他响应号召,带着新婚妻子远迁青海。在风雪弥漫的青藏高原,不少乡亲客死他乡,后来,何照胜在妻子的哀求下又返回淅川。

  1966年,丹江口一期工程复工,30岁的何照胜再次成为库区移民,他们和其他四家混住在一起,人畜同屋、几代同室。之后,何照胜二次返回淅川,定居淅川县仓房镇沿江村。

  2011625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施工,这意味着75岁高龄的何照胜将再次离开故土。

  没有一句抱怨,他又一次踏上了移民搬迁的路程。当车队缓缓启动,何照胜打开车窗,千言万语都在他含泪的眼睛里,有对故乡山水的眷恋,有背井离乡的惆怅,更有舍小家为国家的凛然大义……

  据了解,为满足调水进京需求,对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淅川县16.54万人大搬迁,他乡做故乡。

  【治污】

  舍弃金山银山换来碧野青山

  一渠连南北,共饮丹江水。三千里关山阻隔,从遥远的丹江调水入京,南水北调工程的成败在水质。

  2003年,河南省政府就下达了停建令,严格控制南水北调工程区域内基本建设和人口增长,特别是丹江口库区在长达七八年中,房不能盖、路不能修、厂不能建,库区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广大群众生活水平受到严重影响。

  水源保护区所及的南阳、洛阳、三门峡3个省辖市、6个市县,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硬手斩污,强力扼污,关停并转企业801家,10年累计损失70多亿元。

  为保护沿线水质,201075日,河南省政府批准了两侧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该方案划定保护区面积3054.43平方公里,分门别类对水源保护区内的经济社会活动提出严格要求,目前已有200多个存在污染风险的项目被拒之门外。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时下的淅川,水碧天蓝,生机盎然,丹江口水库的水质已连续7年稳定保持国家二类饮用水标准。

【保驾】

  24小时监控保沿线饮水安全

  20141212日,建设超过十年之久的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环境监测应急中心也正式投入运行。

  应急中心配备各类监测仪器设备301台,具备监测饮用水源水质109项指标因子、50余项应急因子及水生物毒性的能力;同时,还配套升级改造3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在环丹江口库区及河流入库断面新建9个自动监测站和3个浮标站,提高水质监测能力。此外,我省沿南水北调总干渠还设有16座国家级水质自动检测站,全天候对水质进行监控,发现问题自动报警。

  甘甜的丹江水汩汩北上,解渴京津冀豫。以北京为例,今年春节期间,南水北调入京水量为669.47万立方米,北京市自来水集团针对“南水”进京新增的159个水质检测点也加强检测,共检测浊度、电导率等水质数据2200多次,其结果均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这,应该是所有南水北调建设者最开心的消息,也是对他们最大的褒奖!

  【特写】

  7万大军近10年鏖战

  大哥去世时,他在工地修渠;母亲去世时,他在工地修渠;父亲卧病在床后,他又把70多岁的老人带到了工地,跟他一起修渠……这是南水北调中线方城段6标项目经理陈建国的写照,也是河南段7万水利大军的缩影。

  南水北调历经近10年建设,很多工程的难度都是世界级的。

  就穿黄工程来说,如何从黄河底下复杂的地层中开凿出数千米的隧洞?如何保证隧洞能承受黄河水和河床的重压而不漏水?这些巨大的难题,不仅在国内无先例可循,在国际水利工程界也难求借鉴。

  南水北调中线干渠鲁山县与宝丰县交界处,干渠需要跨越沙河、大浪河、将相河三条河流;位于平顶山的穿越焦柳铁路西暗渠工程堪称“亚洲第一顶”。要在铁路上将铁轨架空,施工只能抓住零星的间隔时间,高峰时300多人集中在只有86米的架空范围内作业……

但南水北调河南段7万水利建设者,以神圣的使命感,克难攻坚、昼夜奋战,攻克了一项项国内外技术难题,也夯实了南水北调这座千秋丰碑的坚固基石,为一渠清水北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来源:东方今报 201434日 记者 张雅平/文 首席记者 张晓冬/

编辑:

版权所有@河南省南水北调运行保障中心    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万通街72号

邮编:450000    电话:0371-69156622    邮箱:hnnsbd@163.com    网站浏览量:

豫ICP备19039894号-1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424号    技术支持:大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