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水北调运行保障中心
媒体关注
河南日报:丹江水润大郑州
时间:2014-10-08   来源:河南日报   浏览量:

丹江水润大郑州

 

穿黄工程盾构

郑州段干渠

郑州段毗邻市区的干渠长约61公里,桥梁众多,征迁难度大,地下管线复杂,是制约总干渠能否连线施工、确保顺利实现通水目标的关键。

密垌引水泵站

密垌引水泵站是从干渠向尖岗水库补水的重要设施,总重量一万多吨,下沉深度27米,在河南水利建设史上规模空前。

刘湾水厂

刘湾水厂为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之一,供水能力为每日40万立方米。以南水北调水为主要水源,建成后能有效缓解市中心城区的供水压力,使郑州市供水布局更趋合理

航空港干渠

每年向航空港输送丹江水9400万立方米,约占郑州南水北调总配水额的五分之一,可满足附近50万人口的用水需要。

 

 

 

穿黄工程破解7大难题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荥阳孤柏渡下穿黄河,建设了举世闻名的穿黄工程。穿黄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的咽喉工程,在穿越大江大河的隧道施工中,穿黄工程是国内盾构领域在高地下水,充满泥沙、淤泥等复合沉积地层中的第一次穿越,是国内第一条穿越黄河的输水隧道,堪称人类历史上最宏大的穿越大江大河工程。

如何让“长江水”顺利穿越黄河?如何从黄河底下复杂的地层中开凿数千米的隧洞?如何保证隧洞能承受黄河河水和河床的沉重压力而不漏水?这些巨大的难题,不仅在国内水利工程建设中无先例可循,在国际水利工程界也难求借鉴。经过技术人员的刻苦钻研,穿黄工程先后攻克了7项在国内外具有挑战性的技术难题。穿黄工程于2005年开工建设,随着一个个技术难题的成功破解,2010年终于顺利贯通。(张海涛杜君)

谁能率先喝上丹江水

有“农夫山泉”之称的丹江水,比黄河水好喝。在郑州,哪儿的百姓有率先畅饮丹江水的口福?

记者从郑州市南水北调办公室打探到,南水北调每年分配给郑州市的水量为5.4亿立方米,在郑州境内共设置7座分

水口门,分别向新郑市、中牟县、郑州航空港区、郑州市区、荥阳市和上街区供水,用水覆盖率约60%

具体受水区域涉及老观寨水库、望京楼水库、尖岗水库、常庄水库和刘湾水库5座调蓄水库,供水目标水厂包括航空城一水厂、航空城二水厂、白庙水厂、柿园水厂、刘湾水厂,以及中牟、荥阳、上街等地的几个水厂。未来供水范围还将继续扩大。

值得一提的是,已于731日提前通水的刘湾水厂,有望根治郑州市区传统低压“供水不足”区域的痼疾。

据介绍,由于郑州市区西南区域地势高,又处于几大水厂的末梢,四层以上住户时常经历“断水”生活,帝湖花园就是有名的“低压患者”。而位于郑州南郊十八里河附近的刘湾水厂,是南水北调中线生产能力最大的一座地表水厂,日供水能力达40万吨,基本可补足郑州市西南的用水缺口。(杜君张海涛)

清水走廊+绿色长廊

水悠悠,山青青。南来的丹江水婀娜多姿,为郑州平添了一条蜿蜒缥碧的清水走廊,一道绵延不绝的绿色长廊。

据了解,作为全国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郑州市按照“一环、三源、六区、十八点”的生态水系总体格局,规划区水面面积要达到115平方公里。为此,郑州今年将全面启动新一轮生态水系规划建设。

南水北调郑州段就是自成一统的生态水系。据有关单位匡算,南水北调能为郑州增加水域面积约8.67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龙湖的面积。

与此同时,依托丰沛的南水北调水系,郑州今年将开工建设南水北调生态文化公园。若按照干渠两侧各平均建设百米绿化带计算,南水北调能为郑州增加24平方公里绿地,相当于多了12个郑州绿博园。

南水北调可以说是送给郑州的生态“大礼包”。记者从省南水北调办了解到,南水北调工程可以有效解决沿线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它不仅是一个供水工程,还是一个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将进一步改善我省的生态环境。          (杜君张海涛)

从丹江口水库启程,历经数百公里的奔波后,这一渠清水终于在昨日2330分流进郑州。

对水的忧虑与期盼,是“干渴”的郑州多年来的心结。

记者从郑州市水务局了解到,郑州市水资源总量多年平均为13.23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是全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2,是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10

郑州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城市框架拉大,人口急剧增多,水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缺水给郑州人心中蒙上了挥之不去的阴影,夏季用水高峰,一些居民经常会遇到自来水“断流”,不得不拎着水桶到楼下提水。

作为中原城市群的“龙头”,郑州未来的发展蓝图宏伟壮丽。而作为中原崛起核心增长极的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已经踏上高速发展之路。可以预见,若不能打破水资源短缺的瓶颈,大郑州的发展将受到重要影响。

一泓清水北送,为破解郑州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迎来了转机。

我省既是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地,也是重要受水区。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年均调水量95亿立方米,分配给我省用水量约39亿立方米,占中线调水总量的40%。

“南水北调分配郑州年总水量为5.4亿立方米,相当于一座大型水库。”郑州市南水北调办主任薛永卿介绍,未来我省共11个省辖市使用丹江水,郑州分配水量最多。郑州配套工程输水管线总长约97公里,干渠在郑州境内共设置7座分水口门,分别向新郑市、中牟县、郑州航空港区、郑州市区、荥阳市和上街区供水,其中郑州市区约2.9亿立方米,郑州航空港区9400万立方米。

目前,丹江口水库水质长期保持在类,可直接饮用,通水后郑州地区居民生活用水质量将得到极大提高。同时,原来生活用水挤占的水资源可用于工农业、生态等领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充足的水资源保障。干渠两侧将建设数百米林业生态带,加上干渠水面,可有效调节沿渠周边小气候环境,丰水年丹江水还可回补超采的地下水,郑州地区的生态环境有望极大改善。

一渠清水北送后,郑州将成为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水系交汇的地方。

解渴,一泓碧水润港区

水是生命之源。浩浩荡荡的丹江水在郑州航空港绕了一个弯,如同一条晶莹剔透的绿丝带,滋润着这个呼之欲出的国际航空城。

“航空港是这道弯最大的受益者,它一举解决了港区基本生活用水问题。”郑州市南水北调办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南水北调设的小河流分水口,每年向航空港输送丹江水9400万立方米,约占郑州南水北调总配水额的五分之一,可满足附近50万人口的用水需要。

有一种“航空港能喝上丹江水是运作而来的”说法,实际情况是南水北调设计线路在先,航空港规划在后,郑州段绕的这道弯,是经过多次线路比选和方案论证后由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批复的线路。(杜君张海涛)

为飞天梦带来新机遇

无水不活。对“缺水”的航空港而言,丹江水是基础保障,更意味着崭新的发展机遇。据悉,港区附近在20世纪80年代还是沙漠化治理区域,周围并没有可供利用的地表水源,目前主要“喝”的是地下水。

“倘若没有南来的丹江水,未来随着港区的发展壮大,只有想方设法花大价钱引入黄河水来补齐缺水短板。”航空港区负责人说。如今,南来之水指日可待,港区将由“缺水”变“盈水”,当地的饮水质量也明显提高。直饮充裕的“农夫山泉”,将成为郑州航空港吸引国内外临空经济

“大腕”云集的一大优势。

与此同时,依托一湾碧水,航空港对干渠两侧高标准绿化,规划建设的林业生态公园、人行步道错落有致,更成为航空港一张靓丽的生态名片。 (杜君张海涛)

 

          来源:河南日报 2014922日 记者:方化张海涛杜君

编辑:

版权所有@河南省南水北调运行保障中心    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万通街72号

邮编:450000    电话:0371-69156622    邮箱:hnnsbd@163.com    网站浏览量:

豫ICP备19039894号-1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424号    技术支持:大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