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水北调运行保障中心
媒体关注
北京日报:七道彩桥跨“悬河”
时间:2014-04-14   来源:北京日报   浏览量:

北京日报:七道彩桥跨悬河

 

昨日,春雨。车窗外流动的景色变得模糊起来。

  南水北调总干渠在荥阳孤柏渡穿黄后,折向东北,流向焦作市。这座中原古城历史悠久,古称山阳、怀州,是华夏民族的发祥地,早在8000年前就有人类居住。现存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有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等神话传说;是司马懿、韩愈、李商隐等历史文化名人的故里,孕育了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

  今天,千里长渠在这里又做了一次全新的尝试——穿城而过。

  雨雾蒙蒙,道路湿滑。车近焦作,楼宇渐多。拐过城西的高架桥,干渠重现眼前,堤坝竟已高出地面数米。

  “城市悬河!”我们脱口而出。黄河以南渠道设计流量超过每秒300立方米,安全会有问题吗?打开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示意图,中线建管局焦作管理处副处长纪明辉指给我们看:

  规划中,干渠在太行山南麓绕了一个弯子,在焦作城区这段总长9.02公里,东西走向,而且穿城而过。如此,焦作成为中线工程总干渠唯一从中心城区穿越的城市。因此特别引人注目,有“中线看河南、河南看焦作、焦作看城区段”之说。

  为何不能绕城而过,而选择穿越繁华市区?

  纪明辉进一步解释:焦作地势独特,当初规划设计时曾有数个方案:原初设线、南比较线、北绕城线、南绕城线、拟采用线等等。焦作城北是巍峨的太行山,从北绕城,工程就要深挖20米,可能还要穿山,施工难度大,投入经费也要比穿城多许多;而城南地势较低,如从南绕城,为保证自流落差,则要把总干渠加高到地面以上20米,那将是比现在更高的城市悬河,如果遇到大的天灾,非常不安全。经过反复分析,最终选择现方案——穿城而过,全线明渠。

  “虽然危险性降低了,可施工难度并没降低。依据地势采用全填方和半填方交替的施工方式,地势低的地方垫土加高,地势略高的地方则半挖半填,通水后,干渠城区段比周围地势要高出3米至9米。”中水电十一局四分局党委书记、焦作段第一标段的项目经理李克涛尽量把技术术语说得明白。

  “填方、碾压、筑堤……施工程序多达数百项,每一项都是最高标准,安全是唯一的标杆。”为了确保安全,筑堤的土方经过多方勘探,挖自20公里外的山脚。护堤每加高30厘米,碾压机就要反复碾压30次,9米高的护堤,碾压机反复碾压了900次,护堤的压实率都在0.98以上,比高铁路基还结实。我们用力跺跺脚,一块土渣都不掉,堤坝果然坚硬得很。

  千里长渠穿城而过,给古老的焦作注入灵动和新意。“走,带你们看桥去!”跟着南水北调办的工作人员,我们穿过几条街道,一座大桥矗立在眼前,铁色的弧顶,白色的桥梁。“这叫人民路大桥,寓意着‘工业雄风’;这叫胶东路大桥,又叫‘月季之桥’ ,焦作的市花和你们北京一样,也是月季。千姿百态的月季被雕刻在桥身上,足有2888朵。那边是丰收路桥、山阳路桥……”举目望去,总干渠上共有7座大桥,如七彩飞虹横跨在“巨龙”之上!“焦作正打造一桥一景的水上画廊,现代、古典、浪漫、象征、欧式等艺术手法都会用上!”

  “工程建成后,全市将增加50多万平方米的水域面积和180余万平方米的绿地,干渠两岸各形成一条宽100米的绿化景观带,沿线还要建一些人文景观,城市品质和市民生活的幸福指数会大大提升!” 焦作市南水北调办城区段负责人黄红亮补充道。

  胶东路大桥的两岸,一座座崭新的住宅小区正拔地而起。可见到穿梭往来的车和忙忙碌碌的人。“那是后靠安置的村民即将入住的新家。干渠穿城而过,动迁涉及万余人,不舍归不舍,但市民都很识大体。”黄红亮说。

  “我家就在那座楼上。”桥上,一位穿着橘黄色背心的环卫工指着桥北的一栋崭新的住宅楼说。她叫王莲叶,今年63岁,是土生土长的焦作人,她告诉记者,如今桥下干渠的位置,就是她家原来的位置,“渠来了,我家住进新楼房,80多平方米呢,我还在环卫队找到了新工作!天天扫大桥,天天看美景,心里舒坦!”

  不知什么时候,雨住了。焦作城中,满目尽是流动的色彩、勃勃的生机!

  (2014412日 记者:刘昊 孙超逸 祁梦竹)

编辑:

版权所有@河南省南水北调运行保障中心    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万通街72号

邮编:450000    电话:0371-69156622    邮箱:hnnsbd@163.com    网站浏览量:

豫ICP备19039894号-1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424号    技术支持:大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