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水北调运行保障中心
媒体关注
河南日报农村版: 移民过年 心安处是故乡
时间:2014-02-10   来源:河南省南水北调网   浏览量:
河南日报农村版02014年02月10日

移民过年 心安处是故乡


         □本报记者赵川
编者按
    过年了,浓浓的乡愁涌上心头。尤其是南水北调移民念起淅川老家的父老乡亲、青山碧水、年节气氛、锣鼓曲……这种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浓郁思乡情感,此时爆发了:“可想家了,你说,谁不想家呢?”这是移民心中涌起的一股浓得化不开的乡愁。
    乡愁,是忧伤而美丽的;乡愁,是温暖而甜蜜的;乡愁,是期待而憧憬的……
       
    又是一年春来早,深深乡愁涌心头。对于辉县常村镇沿江村移民何宏涛来说,不仅仅是想念老家过年的味道。
    沿江村2011 年6 月25 日从淅川县仓房镇搬迁到辉县,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连续3年春节走进沿江移民村。今年,依然在何宏涛家,举杯庆贺少一人,就是何宏涛的父亲——何兆胜。
    记者还记得和何兆胜在新家一起度过的第一个春节,老人就坐在从老家搬来的柏木沙发上,举着酒杯高兴得合不拢嘴:“搬迁了一辈子,今年真高兴。”老人亲自拟了对联:忆当年两迁青鄂无私奉献,看今朝再搬辉县安居乐业。横批:越过越好。除夕傍晚,
    何兆胜让儿孙们到大路口给老家的祖先送了纸钱。老人拄着拐杖面朝丹江的方向凝望许久,说可想老家了。
    何兆胜为了南水北调一生都在搬迁。因为丹江口水库的修建,1959 年,23 岁的他,西进青海,后返流淅川;1966 年,30岁的他,南下湖北,又返回老家。
 2005年,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开工。加高了14.6米后,蓄水水位提高到170米,正好淹没何兆胜的房子。淅川需要再次移民16.5万人,何兆胜再次搬迁。

    2011年6月25日,记者一路陪着75岁高龄的何兆胜带着对故乡山水的眷恋,带着背井离乡的惆怅,带着舍小家为国家的凛然大义,踏上了移民搬迁的路程。当车队缓缓启动时,何兆胜打开车窗,久久地望着那片熟悉的水域和用血泪浸泡过的土地,沉沉地说:

    “丹江水甜,再也喝不上了。”

    记者安慰老人说:“好日子来了,多活几十年。”“我把老家的韭菜根挖来了,种在院子里,意思是在辉县扎下根再也不搬迁了,也吃个念想。”老人还和记者约定:一起送水到北京。

    没想到,老人爽约了。76岁的老人只在新村过了一个春节,在2012年深秋的一天离

    世了。何兆胜为了南水北调,从血气方刚到白发苍苍,最后魂归异乡、永别丹江。他像一颗种子,落到哪里就在哪里顽强地生长;又像一片落叶,一生都在随风飘零。

    今年春节格外寒冷 ,记者瞅着院子的一角问韭菜根呢?何宏涛说:“死了,去年被丝瓜藤遮住了。”

    寄托着何兆胜乡愁的韭菜根许是随老人去了。

    “父亲要在这儿扎根,就埋在这儿了。父亲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两座孤坟千里相隔永世相望。”何宏涛眼神流露出淡淡的忧伤。

    有祖坟的地方,就是故乡。从此,辉县不也是何宏涛的故乡吗。

    “过年心里酸酸的,想念老家,想念丹江,这是永远忘不掉的。”已经在辉县安居乐业的何宏涛说:这儿也是家,心安处是故乡。

编辑:

版权所有@河南省南水北调运行保障中心    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万通街72号

邮编:450000    电话:0371-69156622    邮箱:hnnsbd@163.com    网站浏览量:

豫ICP备19039894号-1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424号    技术支持:大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