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水北调运行保障中心
媒体关注
河南人民广播电台:中原梦•大爱中流淌—走转改南水北调中线渠首行
时间:2013-05-03   来源:河南省人民广播电台   浏览量:

河南人民广播电台:

中原梦·大爱中流淌走转改南水北调中线渠首行

 

引子

  明年十月,建国后投资金额最大、涉及范围最广的国家战略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全线贯通。丹江水千里迢迢,从南方到北方,如何确保水质,是调水区、受水区以及工程沿线地区共同关心的问题。

  411号,河南电台中原之声一行20多人来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南阳市淅川县,去了解工程建设、水质保护和渠首人民的生活现状。

  捷报——渠首工程进展顺利

  中午一点,记者到达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淅川县九重镇陶岔村。记者看到,渠首大坝上游护坡已经完工,老坝已经部分拆除,新坝容姿初步呈现。工程人员介绍说,全部工程计划今年11月底完工,确保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明年10月通水。一期工程规划年均调水量95亿立方米,可满足11个大中城市、33个县市的用水需要。

  离开渠首枢纽工程建设工地,乘船至江面。丹江口库区风景如画,连绵起伏的山岭形成一个自然包围圈,把丹江水拥在怀中。同船的淅川县南水北调办公室副主任邹旭明自豪地说:“这儿的水可以直接喝,味道是甜的。”说话间,船停下来,掬一捧丹江水入口,澄澈甘甜。据了解,经过多年的综合治理保护,丹江口水库水质目前为Ⅱ类,符合直接饮用标准,而且水质多年保持稳定。

  感动——独臂老人李进群

  采访中,我们见到了被誉为“守护渠首民间第一人”的独臂老人李进群。黑脸庞,破旧的黄布鞋,额头沁着细密汗珠,一只破旧空挡的袖管在阳光下有些刺眼。

  李进群今年64岁,1970年,他在丹江口水库建设中被钢索绞断了右臂。从那以后,他就不能重体力劳动,家里人也不让他再下地干活了。但他不愿意闲着,自愿担当起渠首看护人的职责,这一看就看了整整43年。

  每天一大早,李进群都会拎着一个大袋子到渠首沿线走走,捡拾有人乱扔的垃圾、废品,看到有人乱丢杂物,他就赶紧上前制止;哪儿的土路不好,他也会补一补;公厕脏了他就主动打扫一下;春天,还会在堤岸上种些树苗…………日复一日,没有报酬,也没人督促,全是他自愿的。四十多年来,没有人知道他到底用坏了多少个铁锹,多少只箩筐,多少把扫帚……

  李进群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让首都人民能喝到我们这里干净好喝的水。”说这话时,李进群胸膛挺得直直的,言语中透着憨厚的自豪与骄傲。

  43年过去了,李进群老人与渠首的故事从未停止过。采访结束,挥手告别时,李进群又拎着那只拣拾垃圾的破旧大袋子巡渠去了……

梦想——留置村民新家梦

在库区,不时可以看到标示“172米”的界牌,这看似普通的数字,在村民眼中就是不可逾越的“红线”,172米线之下的村必须搬迁。而留下的,就成为留置村民。

  在淅川县金河镇石家井村一个半坡上,我们见到了51岁的彭建营,他们家是老移民。70年代修建丹江口水库时,他们家从平地搬到了现在的半坡上。南水北调工程开工后,石家井村位于172米线以下的移民都搬走了,只剩下老彭和他的几户邻居。

  老彭一家四口,孩子在外打工,他和老伴还有75岁的老母亲住在七几年搬迁时建的三间土坯房里,房子的一些外墙已经裸露出土砖。老彭家山上有五分薄地,能种些芝麻、花生,种不了庄稼(指小麦、水稻)。远处的河滩地,不是汛期的时候,可以种点麦子。南水北调工程建成蓄水后,河滩地也要被淹没,就彻底没地种庄稼了。

  67岁的贾栓娃,几辈人都生活在淅川县金河镇杜湾村。原先600多人的村子,符合条件的村民都搬迁走了,留下零散的几户人家,全村常住人口不到三十人。贾栓娃老人说,孩子们常年在外打工,老伴到乡里去照顾孙子,他自己一个人在家。去年移民刚搬走,村里就来了小偷,把家里仅有的380块钱都偷走了。现在,他们晚上都不敢出门,的慌。

  听说我们来采访,附近村民陆续赶来。偌大的山头,零星几个人,几间散落的土坯房,刺眼的阳光下,说不出的寥落孤寂。一位大婶说,移民前村子条件还不错,住的人多,还有公交车。移民后,人少了,也不通车了,卖菜的走到河边,喊都喊不过来。问他们咋吃菜?他们说:不吃菜,吃白饭,想吃咸的就吃点腌的芥菜和辣菜(一种咸菜)

  采访留置村民的路上,遇到一群学前班小朋友,他们在姚湾村库区中心小学读书。离的远的,一天总共要走二十多里山路上学。五岁的王美奇跟我说:每天上学走路走得可累。问她,知道什么是移民吗?小姑娘迷茫地摇摇头,像是自言自语地说:“人都搬走了。”

  在淅川,移民搬迁后,库区涉淹村组172米高线上共留置7.2万人,其中生产生活比较困难的有3.5万人。当记者问及彭建营、贾栓娃这些留置村民的愿望时,他们的表达出奇地一致:希望政府能把他们这些零散的留置户往一块聚聚,房子修修,热闹些,离学校、诊所近些,娃儿们上学少跑点路,看病方便点。将来,库区工程建成了,地淹了,他们能就地取材干个啥,或者学个技术,以后日子有指望。

  中原梦·流淌大爱

  习近平总书记在阐释中国梦时说: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南水北调这一世纪工程,经过几代渠首及沿线人民的牺牲奉献,经过各级各部门的团结协作,即将在明年圆梦。这一渠送往京津的清水,承载着几代渠首和沿线人民的大爱,希望那时,京津人民的梦想成真,渠首百姓的梦想也能成真,那些父辈们为南水北调工程做出牺牲奉献的库区孩子们,都有一个好的未来。

编辑:

版权所有@河南省南水北调运行保障中心    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万通街72号

邮编:450000    电话:0371-69156622    邮箱:hnnsbd@163.com    网站浏览量:

豫ICP备19039894号-1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424号    技术支持:大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