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水北调运行保障中心
媒体关注
中国南水北调报:永不停歇的风叶
时间:2012-12-07   来源:来源:中国南水北调报 作者:许安强 董学彦 通讯员 鲁肃 郑军 编辑:闫智凯   浏览量:
中国南水北调报:永不停歇的风叶

——记中线河南方城段6标项目经理陈建国
发布日期:2012年12月05日

  陈建国的笔记本电脑中,有一张照片,不仔细辨认,根本看不出是他。照片拍摄于2005年夏天,他还在四川乐山市一个水电站项目部当副经理。那时的他,头发浓密,不胖不瘦,戴一副眼镜,斯文白静,英气勃发。

  仅仅8年,面前的他判若两人:皮肤黝黑,头发枯黄,稀疏无光泽;因为清瘦,颧骨格外突出;39岁的他,说话声竟然变得沙哑,需要认真倾听才听得清楚。

  河南省南水北调建管局南阳建管处处长秦鸿飞最有发言权:“陈建国在管理上敢于创新,这已经成为项目部的核心竞争力,他身上那种不等不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施工态度,让南阳段工程建设有了新的突破。”

  施工进度能在南阳18个标段中遥遥领先,方城段6标项目经理陈建国到底经历了一场什么样的洗礼?

技术创新上敢于吃螃蟹

  “在家门口干国家重点工程,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干不好说不过去。”在已经从事施工18个年头的陈建国心里,再没有比南水北调工程更难得的施工机遇和更加广阔的施展才华的舞台了。

  2011年3月,方城段6标开工,工程建设的残酷现实,让雄心勃勃的陈建国压力倍增:作为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又恰好处于伏牛和桐柏山区向平原过渡的地带,拜垭口所赐,方城段6标地质十分复杂,膨胀土段占了总长的三分之二,还有软岩、硬岩、淤泥、砂层、砂砾石层、丰富的地下水一应俱全。而在相邻的标段,这些复杂的地质现象几乎看不到。

  方城6标渠道开挖施工阻力重重。硬岩爆破声一响,附近的群众因为震动原因出来阻工。软岩施工一筹莫展,打眼放炮,岩石里夹有杂质,钻头经常卡住,一两天的活儿,五六天都干不完。更愁的是渠道内大片的黑色淤泥,机械根本进不去……

  与河南黄河以北2005年就已经开工的工程相比,南阳方城段6标属于南水北调中线开工最晚的一批,但竣工日期却都锁在了2013年8月31日,这根红线谁都不能触碰。“因为最难,所以天降大任。”河南水利一局局长姚斌对陈建国的支持最为坚决,“只要把工程干好,你要人给人,要设备给设备,要资金给资金。”与陈建国长期搭档,配合最为默契的谢俊国在另外一个项目工地上担任生产副经理。处境艰难时,姚斌雪中送炭,将谢俊国调到了陈建国身边。

  膨胀土施工是世界上公认的技术难题。目前,中线工程主要采取强膨胀土全部换填,中、弱膨胀土用水泥改性后填筑施工两种方法。

  陈建国缺的是时间。标段7.55公里长,有近5公里的膨胀土施工,基本上全是改性土,达100多万立方米。关键是改性土设计变更方案直到今年3月份才正式批复,留给陈建国的施工时间必须以天计算。

  改性土施工急不得。它不仅受天气等外部环境制约,自身复杂的施工工艺也让每个建设者无时无刻不面对来自工程进度方面的巨大压力;同时,改性土施工粗不得,任何牺牲改性土施工质量而换来的工程进度都将失去膨胀土改性的意义。前所未有的压力考验着陈建国的技术创新能力。

  矛盾主要集中在改性土“路拌”和“场拌”施工方法之争上。“场拌法”是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和中线建管局重点推荐推广的施工方法,其好处是比较容易控制施工质量。“路拌法”则要控制的重点很多,如土料的含水率,路拌机的行进速度,摊铺碎土的厚度等。一样控制不到位,就会影响改性土填筑施工的质量,对施工单位是个严峻的挑战。

  不强制你必须全用“场拌法”,也不主张你用“路拌法”,但是如果你能够保证改性土质量,不反对你采用“路拌法”。 就像一对新生的婴儿,还没有成长,“路拌法”就被扣上了并不完美的帽子。

  “既然有偏见,我就用试验证明给大家看。”陈建国下定决心的原因有二:一是标段率先完成了水泥改性土的生产试验,积累了一整套改性土施工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和保证措施。二是如果“路拌法”实验成功,“两条腿”走路将大大加快改性土施工的进度。

  “路拌法试验要多投入100多万元,一旦失败,你怎么办?”秦飞鸿有点担心。

  “那我也认了。”陈建国说,第一个吃螃蟹,哪能不冒点风险?

  试验的关键在于过程的严格控制。试验之前,陈建国与方城6标的松辽委监理总工程师魏延富订下协议,如果在施工现场,查出铺土厚度超过30厘米,现场监理处罚陈建国一万元。这一万元,陈建国出一半,剩余的则摊到现场每个环节的施工人员头上。

  再难解的结,也有解开的诀窍。“路拌法”试验成功,再次印证了项目部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和强大的执行力。无论是国务院南水北调办“飞检”还是被抽查,结果显示,施工质量都能满足设计要求。

  “路拌法”施工在方城段6标已成常态,也被其他标段借鉴。5台路拌机加上2套场拌设备,改性土每天的产量在8000立方米左右。目前,方城6标的改性土施工已经完成80多万立方米,离规定的时间节点目标近在咫尺。

  针对近1公里长的淤泥渠道,陈建国与总工鲁杨明反复商量,制定出了一套施工技术方案:先买来大块厚钢板,焊接起来,再在钢板上焊上钢筋,防止挖掘机打滑。在淤泥堆里铺上碎沙石,盖上钢板,让挖掘机开到钢板上实施开挖作业。

  硬岩爆破采用小炸药量;软岩施工使用破碎机,一点点开凿震碎;砂层和砂砾层渠道施工,与设计积极沟通,最终确定了节渗连续墙施工方案,止水效果明显。类似的创新方法不胜枚举,技术上的一次次突破,保证了7.5公里长的渠道开挖施工势如破竹,方城段6标进度始终名列前茅。

管理创新上善于下工夫

  土方填筑,要看老天的脸色。去年下半年,南阳段雨水偏多。雨天一来,工程施工几乎停滞。土方填筑对土料的含水量要求严格,不能超过18%。一场大雨过后,原来准备填筑的土料全被淋湿,要等到天晴,晾晒几天才能碾压施工。

  除了期盼不下雨之外,陈建国不敢等也不想等。他试着在下雨之前,用塑料布把填筑土料盖起来,天晴之后,再迅速掀开,多干一点是一点。一次下来,竟然十分奏效,不仅保证了填筑土料的含水率,还加快了填筑施工进度。

  全部履盖土料场,光买塑料布就得投入40多万元,但土方回填速度却快了。去年汛期,依靠提前履盖料场这个“秘密武器”,方城段6标的土方填筑施工基本没停工。

  国务院南水北调办主任鄂竟平在南阳段沿线检查工程建设时,意外地发现方城段6标干渠两侧早早披上白茫茫的 “玉带”,并充分肯定了这种做法。他号召全线标段要向方城段6标学习,学习陈建国这个“积极主动想办法,克服困难的态度和精神”。

  农民合同工是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主力军,更是作业队的核心。每年春节和农忙季节,人人归心似箭。而回去之后,再想一个不少地“收拢”回来,太难了。

  “好不容易培养起一个熟练的农民合同工,过完了春节,不见了踪影。”陈建国说,积极应对日益加剧的用工荒,留住了人关键还要留得住心。

  项目部机械队的王军,家在许昌农村。他告诉记者,去年春节前,项目部早早开会,明确了节假日管理办法。春节提前走,将不发过节年货。截止日期是大年二十六。凡是节日期间留守值班人员,增发节日补助1000元。回家休息人员只要正月初六到岗到位,发放春节休息期间全部工资。凡是正月初六还没到位到岗者,扣发春节期间的全部工资。

  王军遵守规定。结果,这个春节他比平时多拿了3000多元,这让他开心不已。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农忙和秋收时节,项目部提前贴出告示,规定每人3天假期,超一天罚3天基本工资。逾期仍然不归,直接清退。

  一系列措施之后,效果比陈建国预想的还好。正月初六以后,方城6标务工人员出勤率达到98%。项目部人心齐,干劲高涨,倒虹吸和跨渠桥梁等构筑物的工程进度一天一个变化。

  陈建国说,项目部每年为作业队的农民工做一次体检,让他们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别看体检费每人168元,出来打工的人,没有几个舍得花这笔钱。”钱虽然不多,但这份心意还是温暖了常年在外打工的农民工兄弟。

  渠道开挖施工,机械操作手极度缺乏。陈建国想出了好主意:学中干,干中学。他发动群众的力量,去找自己的亲朋好友,告诉他们,项目部免费培训驾驶技术。若技术考核过关,每月发全额工资。凡是介绍一个学员,奖励介绍者200元。

  王军动员在外打工的表哥,“如果到郑州专业驾校学习,没有七八千元,别想学到熟练的操作技术。而在项目部工地,老师傅手把手地教,费用一分钱不掏还有钱赚,何乐而不为呢?”

  项目部机械操作手紧张的问题很快迎刃而解。

  在王军眼里,陈建国处处为他人着想,是个重情义的好领导、好兄弟。王军在项目部开车,他妻子左文华在老家务农。早出晚归的王军有个希望,反正这两年不打算要孩子,如果爱人也能到项目部干点临时工,两个人在一起那该多好啊!他小心翼翼地把想法跟陈建国说了,没有想到,陈建国答应得十分干脆,让她来吧,先到混凝土拌和站操作培训。如今,王军妻子的基础操作日益熟练,带了几个徒弟后,现在被调到了物资科。

  项目部有好几对这样的夫妻。这也形成了陈建国的惯例,只要有一方在项目部工作,他就会努力创造条件,让他们生活工作在一起。但对于自己,他却近乎苛刻。

  有一次,项目副经理谢俊国回老家办事,顺便把陈建国的妻子和儿子接了来。11岁的陈奕睿,在项目部等了一整天,也没有见到爸爸的影子。工地渠道衬砌首盘浇筑,现场值班的陈建国一直忙到了凌晨两点多。等他回去时,儿子早已进入了梦乡。

  早上醒来,爸爸上工地前告诉他,晚上带他们娘俩儿出去好好吃一顿饭,补偿一下。中午,娘俩儿在食堂简单吃了一点。陈建国突然告知她们,下午早些回家。原来,项目部副经理郑润松下午要回漯河,正好顺路。陈建国让娘俩儿搭车回去,免得明天项目部再派车专门接送。

  “那天,小睿睿走得极不情愿,小嘴撅着,泪都快流出来了。直到手里拿了两包方便面,哄劝着他才悻悻地离开。” 陈建国说,“不是我的心狠,实在是工作忙起来就顾不上,见娘俩儿的面也难。”

  陈奕睿从小学书法。在陈建国的办公室,有一幅儿子参赛的获奖作品,颇见功夫,“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陈建国格外珍惜,裱装得十分精美,走到哪个工地都带在身边。

征迁协调上勇于破常规

  施工环境的好坏始终决定着工程施工,南水北调工程也不例外。地方政府征迁工作若不到位,没有取土场,或者弃渣场移交不及时,施工只能搁浅。

  “为什么别的标段临时用地都交了,而我的却接二连三受到阻工?” 面对痛哭失声的陈建国,方城县南水北调办公室副主任翟大树也委屈得无言以对。改性土拌合站新增29亩临时用地因为青苗费补偿资金兑付不到位,群众多次阻工,条件只有一个,拿不到补偿费,谁说也没用,就是不能施工。

  “征迁有程序,得一步一步来。”但陈建国等不起,没有取土场,就等于没米下锅。如果通过正常征迁,至少要再等两个月。能不能变通?翟大树思来想去,有点架不住陈建国的软磨硬泡。开始二人意见不和,甚至当场吵了起来。但吵架归吵架,问题还得解决。最后,陈建国提出,这11万元的青苗补偿费由项目部垫付,先发到群众手里。等征地问题按照征迁程序解决后,再把这笔补偿资金还给项目部。

  人家主动到这份儿上,翟大树再不答应连他自己都觉着不好意思了!

  孙庄孟洼渣场到底是水浇地还是旱地,群众与方城县调水办意见不一致,因而多次阻工,施工只能停下。工程建设永远是第一位,不等不靠想办法,先干活再说。这是陈建国对南水北调工程征迁的理解。

  换别的标段,可能要把县调水办负责人叫过来,因为施工环境维护是你们的事情!但陈建国不这样做,他等不起,“我虽然没有处理权,但我有督促权。”他直接把短信发到县长甚至市长那里。“尊敬的祁县长,首先感谢县委县政府对方城6标工作的支持,使6标的工作多次得到国务院南水北调办的表扬。”接着他话锋一转,直指弃渣场环境问题,话说得中肯,有理有据,“恳请领导关注,尽快协调解决。”

  他不嫌麻烦,更不怕得罪人,一天一个汇报,两天一个督促,而落款“方城6标项目经理陈建国”也让方城县和南阳市领导知晓了陈建国的鼎鼎大名。方城6标的环境问题,因为上级领导的重视,市、县征迁部门处理得比任何一个标段都快。

  对当地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儿,他一点都不含糊。渠道深井降水影响群众饮水,他先用洒水车送水上门,后来还为家家户户安上了水管,一些群众还不满意,他干脆打了十几口深水井,彻底解决了问题。这下子,群众放心了。

  站在南水北调中线方城段6标渠道上,凛冽的风把陈建国的衣服吹得鼓涨起来,使他看上去更加清瘦。回望渠道,方城垭口右边,一排排风电叶片,在风力的强劲召唤下,巨臂轻舞,徐徐转动,向远方延伸开去。

  陈建国依然在忙碌,他就像一片风叶,迎风冒雪地鼎立着,坚守着,不停地旋转着,以实际行动实践着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赋予他的伟大使命。(王军为化名)

记者手记

 无愧于南水北调的召唤

  三天的采访,与陈建国的近距离接触。感受最深的是,工作上他有“拼命三郎”的一面,然而记者看到更多的是他的铁汉柔情。

  这个肩挑重担的坚强汉子,最怕提起母亲和大哥的名字。

  在陈建国来南水北调工程之前,大哥已经生病住院。他也急切地想去探望,找最好的医生把大哥的病治好。然而,方城段6标工地刚刚开工,千头万绪的事一件接着一件,陪大哥看病的日子也一拖再拖。

  2011年3月3日,大哥糖尿病加重,诱发尿毒症,离开了人世。大哥从住院到去世,前后共49天。

  这49天的时间,陈建国始终没能回去见大哥最后一面。看着大哥的遗容,摸着大哥冰凉的手,想着大哥平时对自己的好,陈建国失声痛哭,陷入深深地自责。

  70多岁的母亲同样也是疾病缠身,双目几近失明。今年4月份,天气干燥少雨,正是工程汛前大干的施工高峰期,家人打电话告知年迈的母亲病重住院治疗,多次催他回去探望。“等到下雨工地不能施工时再回到母亲病床前,侍奉汤药,陪她老人家说说话。”如今,这个选择让陈建国后悔不已。

  催他回去的电话再一次响起,是3天后的清晨,母亲因心肌梗塞离世。“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此时此刻,陈建国才明白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陈建国告诉记者,他排行最小,母亲最疼他。小时候天冷,母亲为他织布,用自家种的棉花给他做棉袄、棉裤;上学了,母亲挑着自家种的菜到市场上去卖,攒下每一分钱,为他交学费,使他这个从泥土里钻出来的孩子成长为今天的高级工程师。

  没有母亲的艰辛劳作就没有他的今天!陈建国满脑子想着今后如何孝敬母亲,一切都晚了,今后永远也见不到娘了。在母亲的遗体前,他长久地跪着,向母亲磕了九个响头,他边哭边喊,请求九泉之下的母亲理解他。

  短短一年时间,接连失去两位亲人,对陈建国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对他父亲来说打击更大。陈建国的父亲陈孝忠今年75岁了,同样疾病缠身,大儿子和老伴相继去世后,他伤心欲绝,天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身体一天不如一天。

  陈建国左思右想,把父亲接到工地照顾。

  陈建国把父亲安排在门卫老王身边,叮嘱他,如果自己不在项目部,就对父亲多操点心。尽管古人讲“忠孝不能两全”,但已失去母亲的他不能再失去父亲。

  在简陋的门卫室,记者见到了陈建国的父亲。那是一双多么慈祥,多么宽容的眼睛啊!就那样默默地看着陈建国,看着我们,看着喧闹的工地,看着向前延伸的渠道。

  记者知道,父亲是陈建国目前最大的精神支柱!

  记者还知道,为了肩上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工程一日干不完,他就会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永不停歇地奔波,和他的项目部团队一起,直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

  陈建国无愧于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伟大召唤!

编辑:

版权所有@河南省南水北调运行保障中心    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万通街72号

邮编:450000    电话:0371-69156622    邮箱:hnnsbd@163.com    网站浏览量:

豫ICP备19039894号-1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424号    技术支持:大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