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水北调运行保障中心
媒体关注
河南日报:关注南水北调移民搬迁
时间:2011-05-12   来源:河南日报   浏览量:


 
河南日报:关注南水北调移民搬迁


 
    5月9日晚,淅川县石油送油车在为老城镇叶沟村搬迁移民货车加油。中石化淅川石油分公司设立了5座移民搬迁车辆专供加油站,4辆送油车,确保移民搬迁工作顺利进行。崔培林 摄
 
 
5月9日,在淅川县老城镇叶沟村,移民帮扶队员们正在帮助移民群众搬运货物。杨振辉 摄

    丹江口库区万件文物得到抢救性保护

河南日报讯 (记者阙爱民 通讯员周彦波 夏季风)“自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文物抢救性发掘保护工作启动以来,已发掘面积10万余平方米,出土文物5万余件,至目前完成修复整理文物17344件。”511日,淅川县委书记袁耀生告诉记者。

淅川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渠首和核心水源地,同时又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楚始都丹阳所在地,曾出土王子午鼎、云纹铜禁等国家一级文物, 2004年,国家组织普查该县丹江口库区文物点,确认有价值文物点169处,占中线工程河南段文物点总量的47.2%

“国家文物局2005年启动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淹没区文物抢救发掘工程,由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郑州大学、河南省考古研究所等85个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几百名考古专家云集淅川,组成了30余支考古发掘队,争分夺秒的发掘抢救丹江口库区文物。”该县文广新局局长刘建农说,考古专家对库区700余座古墓、400余座房址、500余处遗迹,及众多的化石点、灰坑、窑穴、陶窑等开展抢救性发掘。

据悉,在此发掘的“淅川沟湾遗址”考古项目获得中国考古界最高奖“田野考古奖”,发掘的寺湾镇寺坡汉代崖墓群达42万平方米,是迄今为止河南境内发现最大的一处汉代崖墓群,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为确保文物安全,我们新建了淅川县南水北调文物整理基地,已入驻省内外考古发掘单位11个,修复整理文物17344件,同时,启动了库区文物巡护项目,选配了地方文物保护员136人,建立了县、乡、村三级联动保护机制。”县文广新局文物办主任刘国奇说。

      丹江口库区最小批外迁移民搬迁

河南日报讯 (记者阙爱民 通讯员杨振辉 刁良梓)511日清晨5时,在一阵烟花爆竹声中,淅川县老城镇叶沟村的移民搬迁车队正式出发,经过9个小时的行驶,下午2时许,车队平安、顺利地抵达新乡市延津县良种场移民新村。至此,我省丹江口库区外迁单批移民中人数最少的一批移民顺利完成搬迁。

河南省丹江口库区共需搬迁淅川移民16.2万人。据了解,叶沟村虽然移民人数最少,但移民类型多。该村共有53237人。除外迁移民2296人外,还有24103人后靠安置,421人投亲靠友安置。另有317人居住在库区淹没线以上无须搬迁。

                   (来源:河南日报  512日)

相关链接:http://www.nsbd.gov.cn/zx/mtgz/20110512/201105120001.htm

编辑:

版权所有@河南省南水北调运行保障中心    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万通街72号

邮编:450000    电话:0371-69156622    邮箱:hnnsbd@163.com    网站浏览量:

豫ICP备19039894号-1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424号    技术支持:大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