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水北调运行保障中心
媒体关注
人民日报海外版:问渠那得清如许——来自南水北调工程中线现场报道之二
时间:2010-05-13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浏览量:

 

问渠那得清如许来自南水北调工程中线现场报道之二

 

南水北调工程丹江口陶岔渠首,一湾清水静静地躺在引水渠中。水质自动监测站的仪表24小时不停地运转,记录南水北调中线水源的数据:酸碱度7.90,水温12.26度……“随手捧一口水,可以直接饮用。”工作人员说。

    披着春光,记者来到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头所在地河南淅川县,观察生态保护情况。 

造林“既生态又生财” 

    去往渠首的路上,每隔几百米总会出现各具特色的造林标语:“搞好水土保持,建设秀美山川”、“要当长命人,必须多造林”。

    植树造林、保持水土是净化水源地的最根本措施。而在土层薄、荒山面积大的淅川,这个任务更艰难一些。  

    马蹬镇金竹河村沙罐山上,曾经的7800亩荒山野草,已经变成了布满大叶女贞、黄连木、核桃、塔柏的山林。这一片造林工程都是石廷乐承包的,他告诉记者,他的公司每年完成植树造林15000亩左右。

    2008年,淅川县开始实行合同造林,把每年25万亩的造林规划承包给专业造林大户。“所有的投资都承包人垫付。每年冬天种树,第二年8月验收。如果树苗成活率达到85%以上,承包人会获得政府的资金返还。”石廷乐说,相较于以前的社会造林,合同造林不但增加了农户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了树苗的存活率。  

    如今,曾有大面积荒山、荒沟、荒坡、荒滩“四荒”的淅川,森林覆盖率达到了46.1%

    2005年时任造纸厂总经理的邹旭德从没想过自己会下岗。但就在这一年,为了保护水源,淅川县的造纸厂陆续停业,邹旭德下岗了。而在今年,刚刚将柑橘园转让出去的他经营起了板栗园。“这几年,发展经济林已经成了风气。”已经成功转行的邹旭德笑着说。

    种植经济林减少施用化肥,保持了水土,还能增加农民收入,“既生态又生财”。现在,淅川全县以花椒、柑橘、核桃、板栗、仁用杏、桃、杏为主的经济林已达55万亩。 

护水源关了支柱企业

    原本浑浊不堪、杂物混杂的污水,可以变得清亮透明吗?

    “从进厂到出厂,前后近9个小时,污水就可以‘焕然一新’。”淅川县污水处理中心副主任毕新江说。这个占地近59亩的污水处理中心从20085月开始运营,日处理污水占淅川县城市污水的近70%   

    建污水处理中心只是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之一。为了保护水源地,淅川县先后关闭了造纸厂、水泥厂等支柱企业;淘汰铁合金电石炉30多个;并先后投入3.6亿元建设治污设施。2009年,全县工业污染源全部实现达标排放。

    2003年起,淅川县不再批准制药、造纸、酿造、印染、电镀、制革等用水量大、排污水量也大的企业项目。

    “数据再现,视频监控”是污水处理中心工作模式的一个概括。在中控室电脑上,除了再现污水处理运行情况以外,水质的数据一目了然:每两小时出一次值,随时保存。“省、市环保局可以随时调出这些数据。”毕新江介绍说,厂地中心位置,出水口还装有摄像头,可以24小时监控所有仪器和人员的工作情况。  

    据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数据,《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规划》已完成近期投资的55.5%,河南、湖北、陕西三省关停严重污染环境的各类小企业、小矿山400多家。 

护林人24小时值班

    58岁的胡道法是马蹬镇金竹河村的村民。2008年起当上了沙罐山造林工程护林员。

    去年年初的一天,胡道法在望哨上发现远处的山坡上正在冒烟。他一边电话通知附近的护林员过来帮忙,一边抽出自家的被子,浸湿后载上摩托车,赶往山坡冒烟起火的地方。十几个护林员都到了。“山坡上荒草多,火势蹿得比人还高。”胡道法回忆说,他立刻把蘸湿的被子扑到火苗上,十几个人急忙脱下外裤,双手抓住裤腿,扑打火面。火扑灭了,胡道法指着左手掌上一道深深的疤痕说,这就是那场火留下的。

    淅川县有一支350人的护林员队伍,胡道法是其中的一员。“白天看烟,晚上看火”,胡道法和同事一天三班倒,24小时在沙罐山防火哨岗值班。“我喜欢绿树,以前也承包过造林工程,现在当上护林员,责任更重了。”胡道法说。  

    目前,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已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897平方公里,水土保持项目已治理小流域393条,占规划的60%

编辑:

版权所有@河南省南水北调运行保障中心    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万通街72号

邮编:450000    电话:0371-69156622    邮箱:hnnsbd@163.com    网站浏览量:

豫ICP备19039894号-1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424号    技术支持:大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