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水北调运行保障中心
媒体关注
河南日报农村版:为移民铺就幸福路
时间:2010-03-05   来源:河南省南水北调网   浏览量:

为移民铺就幸福路

本报记者 赵川

    从社旗县城出发,一条宽阔平直的公路一直通到晋庄镇曹湾移民新村,移民驾驶着农用三轮车、摩托车顺畅地进出村子。村子中间是宽敞的水泥路,连着每一户人家,路两旁一排排二层小楼,黄墙、红琉璃瓦顶、紫红漆院门,十分气派。

    曹湾村以前在淅川县马蹬镇,依山傍水,风景秀丽,上山可打猎,下江可捕鱼。去年全村人要搬到百里外的社旗县晋庄镇时,许多人还舍不得,但见了新村四通八达的水泥路时,许多移民宽慰不少:“没有了老家的青山绿水,有这大路也能跑买卖发家致富。”

    移民贾书宏曾在丹江上捕鱼十几年,现在他买辆轻卡从丹江运鱼,并打起“丹江鱼”招牌,生意一直不错,春节前一车鱼两三天就卖光了。“多亏了这平坦的大路啊!”贾书宏感慨地说。

    然而,这路修得不易。

    社旗县是移民外迁安置第三大县,由省交通运输厅分包。2009年8月13日,刚下过雨,天气闷热难耐。省交通运输厅包县工作组来到社旗县晋庄镇曹湾移民安置点视察,看到新建的一排排二层小楼很漂亮,但村内的小路泥泞难行,工作组立即向上级汇报。省交通运输厅很快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决定投入资金120多万元为移民新村整修道路2300多米,确保移民新村的建设和顺利搬迁。

    在包村工作组副组长葛广臣驻社旗的办公室里,两双解放胶鞋、几件半旧的军装上还有斑斑点点的泥印子。“这解放鞋、衣服去年修路时可出力了,天天一身泥水,忙得顾不上洗。每天几十辆拉石头、拉大沙的大卡车,昼夜不停地给移民新村铺路,路基厚40多厘米,快达到高速公路的标准了。”回忆起去年修路时的情景,曾在部队30年的老兵葛广臣仍然难以平静。他说包县工作组的战友们每天就像打仗一样,为了使移民群众顺利搬迁,安心住下,再苦再累都值得,就是病了,只要不死都不能躺下。

    其实,省交通运输厅不仅仅帮扶社旗县,还负责全省的移民搬迁交通。2009年8月16日,丹江口库区首批试点移民正式搬迁。为让搬迁移民畅通无阻,省交通运输厅厅长董永安不仅查看线路,还全程陪同护送,各收费站、服务区悬挂欢迎条幅、燃放礼花鞭炮,还免费发放食品、饮料等,让移民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试点移民1.02万人分19批搬迁结束,全省高速公路共计免征车辆4590台次,免征金额964566元,沿途各服务区共投入工作人员5000余人,向移民群众免费发放食品25万元。

    一封来自淅川县的感谢信这样写道:“你们用爱心撑起了我们移民搬迁的一片蓝天,你们用深情营造了高速公路免费运输的绿色通道,你们用奉献为移民们提供了浓厚的搬迁氛围和高质量的免费服务。对此,移民兄弟感谢你们,75万淅川人民感谢你们……”

    社旗县主抓移民工作的副县长孙大明介绍:“扩修大路不仅解决移民交通出行,对社旗下一步的发展都能起到促进作用,给社旗带来了二次交通革命。”

2010年3月4日 河南日报农村版第二版
原文链接:http://newpaper.dahe.cn/hnrbncb/html/2010-03/04/content_289366.htm

编辑:

版权所有@河南省南水北调运行保障中心    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万通街72号

邮编:450000    电话:0371-69156622    邮箱:hnnsbd@163.com    网站浏览量:

豫ICP备19039894号-1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424号    技术支持:大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