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水北调运行保障中心
媒体关注
中国网:南水北调东线江都市截污导流工程投入运行
时间:2010-02-08   来源:中国网   浏览量:

中国网:南水北调东线江都市截污导流工程投入运行

27,从江苏省南水北调办公室和江都市政府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南水北调东线江都市截污导流工程正式投入运行。这是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25项截污导流工程中,第一个全面建成、第一个落实管理单位、第一个正式投入运行的项目,将对南水北调东线源头地区调水水质稳定达标发挥重要作用。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利用京杭大运河及其平行河道输水,为确保输水干线水质全线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必须加强对取水水源地及输水干河沿线的排污治理,通过截污导流等工程措施,有效控制入河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从而形成东线工程清水廊道。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成败的关键在治污。江苏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源头,江都又是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段的起点。实施截污导流工程,保证调水区源头水质,对打造南水北调清水走廊至关重要。该工程总投资8120万元,利用提升泵站和压力管道将江都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的尾水调出,以改善南水北调输水干河三阳河段的水质和沿线水环境。工程设计排水规模为每天4万吨,由22.84公里输水干管、1座提升泵站、6座穿路顶管、22座穿河倒虹吸等组成。200712月工程开工建设,20095月通过联合试运行验收,2009年底投入试运行。经江都市环境监测站检测,试运行一个月来,三阳河、通扬运河等主要污染物的浓度和相关污染物的标准指数均呈下降趋势,水质得到改善。
     江都因“江淮之水都汇于此”、“乃江淮一大都会”而得名,素有“江淮明珠”的美誉。这几年,该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水源保护这一重要课题,以推进“生态市”创建为龙头,开展了一系列治理措施,加强南水北调源头地区的水质保护工作。编制了饮用水源地保护、城区水环境治理、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等一系列规划,组织实施了城乡污水处理工程、垃圾填埋场迁建工程、碧水工程、源头保护区建设工程、湿地恢复和生态林网工程、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程、沿运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等。加大重点工业污染源防治力度,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70%;对化工企业进行专项整治,累计关闭小化工企业102家,先后否决了25个污染重、选址不当的项目;积极推进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专项整治,城区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10家企业全部停产、搬迁。目前,江都市已累计建成污水处理厂8座、生态型污水处理设施4个,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85%。推进万亩沿江风光带、万亩绿色通道、万亩田园风光带建设;加强长江、夹江岸线、新通扬运河、三阳河两岸的生态管理;深入实施“碧水”工程,累计疏浚整治河道863条、河塘2871个;积极开展城市污染河道整治,对通扬运河生态广场进行工程驳岸和景观绿化,城区河道水质大为改观。在机构设置、人员编制严格控制的情况下,市委、市政府及时批准成立江都市南水北调截污导流工程管理处,明确机构职责,落实经费渠道,为工程良性运行、发挥效益提供了保障。
     200212月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开工以来,江苏省在加快调水工程建设的同时,积极推进治污工程建设,努力实现既要能调出水,更要能调好水的目标。截至2009年底,江苏段南水北调规划建设的102项治污项目,已累计完成98项。除江都市截污导流工程投入运行外,宿迁市截污导流工程已基本建成,通过了试运行验收,淮安市和徐州市截污导流工程已完成66%的投资任务,到2010年底也将基本建成。

 

 

 

编辑:

版权所有@河南省南水北调运行保障中心    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万通街72号

邮编:450000    电话:0371-69156622    邮箱:hnnsbd@163.com    网站浏览量:

豫ICP备19039894号-1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424号    技术支持:大河网